近日天天向上做了一期节目,节目中提到了糖心苹果的相关知识。这是我看过少有的在综艺节目中,能正儿八经宣传正确的食品知识,真是一股清流啊。
糖心苹果没那么“好”
糖心的苹果,往往被人们认为质量更好。有糖心的苹果剖开后,果实中心及其附近有半透明的硬块,颜色较深。吃起来糖心部分甚至比非糖心部分更甜。其实糖心这种现象,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,又叫水心病。不过消费者并不用担心,在“糖心”未发生褐变腐败之前,食用这类苹果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。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发生糖心的苹果不易储存,容易褐变腐烂罢了。所以买到糖心苹果要尽快食用,不要存放太久。
苹果的选购
与一般水果不同,挑苹果并非全靠“颜值”。选购红富士等品种时,苹果身上有条纹的,往往比上色均一的味道好。同等大小的苹果,越重说明水分足,口感也更好。
打蜡苹果怎么吃?
其实苹果打的那层“蜡”,学名叫做“被膜剂”。广泛用于水果、蔬菜、软糖、鸡蛋等食品的保鲜。比较有代表性的被膜剂有“巴西棕榈蜡”、“紫胶”、“食品级矿物油”、“硬脂酸”、“蜂蜡”等,都是GB 2760-2011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。这些被膜剂都经过了安全性评价,只要按照规定使用,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。我们消费者放心食用就好啦。
拓展阅读:
苹果与一般水果不同,它没有明显的发源地。苹果原产于世界上很多国家,欧洲、亚洲和北美都能找到苹果的影子。历史上,我国长期栽培的本土原产绵苹果品种来源于新疆天山西部。至今,新疆伊犁地区仍分布着大量野生苹果林。
苹果的历史
我国栽培苹果的历史非常久远,湖北江陵县望山战国墓中就曾出土过苹果及其种子。那时的苹果在文献中还称作——柰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不同的苹果品种逐渐出现,不同的苹果种类又有不同的名称,柰子、林檎、頻婆、楸子等都是历史上曾经对不同绵苹果的称呼。明清时期逐渐演化为“频果”,即后来的苹果。
此苹果非彼苹果
1871年,美国传教士倪维斯将西洋苹果引进山东烟台,仍沿用苹果这一称呼。其实此时的西洋苹果与我国传统的苹果属于“同名异物”。令人唏嘘的是,因为种种原因,我国流传下来的绵苹果逐渐退出了规模栽培,现如今的苹果主要指近代引进的西洋苹果。